《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小说免费阅读
崔岘并未停歇。
在无数人震撼的注视下,他继续道:“答案二:比德论。”
“夫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雎鸠栖河洲,择净地而居,喻君子择善固执。《礼记》云:君子于玉比德焉。”
“雎鸠鸣声清正,正如玉振金声,故《关雎》非言男女,实彰君子慎独之德。”
“《周易·系辞》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此之谓也。”
“此答案,你可有异议?”
正所谓:大道三千。
五年学习,广读藏书。
沉淀许久的崔岘,相比于先前,对圣贤书,有了举重若轻般的感悟。
不管任何问题,他都能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解答!
而听闻崔岘这番解读,驿站里的读书人,脸上或振奋、或激动,或惊艳,或恍然大悟。
原来,关雎这道题,还可以喻君子慎独?
太震撼了!
太精彩了!
更让在场无数人怔怔失声的是。
名震天下,才情无双、恃才傲物的张狂苏师兄,面对贾邵的质问,脸色一片青红交加。
显然,他很愤怒。
但可惜,他一怒之下只是……额,怒了一下。
最后在无数倒抽冷气声中,苏师兄咬牙切齿道:“没有异议。”
哗!
贾邵接连两个答案,都让苏师兄哑口无言。
全场静默无声,唯有震撼!
崔岘哂笑一声,继续道:“答案三:阴阳论。”
“《周易·咸卦》篇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雎鸠雌雄和鸣,正合阴阳交感之理。《礼记·乐记》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关雎》以琴瑟钟鼓为礼乐,荇菜流采喻阴阳调和。”
“《春秋繁露·基义》曰: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夫妇之道,即天地之道。故,关雎冠《诗》三百之首。”
“此答案,你可有异议?”
驿站里的读书人们,齐齐看向贾邵。
神情瞠目,脸色涨红,完全失去言语。
能回答出一个问题,不难。
难的是——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解析出完全相悖却又合乎情理的回答啊!
加上最开始贾邵回答的那个答案。
以及如今当场回答的三个答案一共是四个。
而这四个回答分别引用了:《毛诗序》、《礼记·昏义》、《尚书·尧典》、《中庸》、《孟子》、《易》、《礼记·聘义》、《周易·系辞》。
这些书在场读书人肯定都读过甚至会背诵。
但谁敢说自己能做到这般举重若轻信手拈来?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经史互参
得需要多么恐怖的阅读量多么恐怖的天资学识多么恐怖的才情感悟方能做到这一步啊!
不仅在场的读书人。
连先前狂傲的苏师兄此刻都眯起眼睛认真打量贾邵。
此人是个人物!
但为何此前他却从未听过‘贾邵’的名讳?
就如凭空冒出来一般!
可没听过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人确实有才。
因此苏师兄收起脸上的狂妄干脆利落道:“没有异议。”
显然这位苏师兄只是平等的看不起每一个废物。
而一旦发现对方并非废物他自会给予应有的尊重。
接下来。
是一场让张廷豫和在场无数读书人震撼到头皮发麻且永生难忘的场面。
那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贾邵从容站在原地整个人神采飞扬浑身尽是少年郎的肆意洒脱。
贾邵问:“答案四蒙养论。《学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你可有异议?”
苏师兄:“没有异议。”
贾邵问:“答案五伦理论。《易》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你可有异议?”
苏师兄:“没有异议。”
崔邵问:“答案六……”
此后足足半盏茶功夫。
崔岘给出了十个答案每一个答案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一开始张廷豫等年轻的读书人们还震撼的听着。
可后来越
听脸色越苍白。
越听神情越惊恐。
不是
就这一个简单的问题你硬生生能给出十种截然不同的标准答案!
你把万卷书装脑袋里了?
就算把万卷书装脑袋里也没你这么恐怖离谱啊!
小小的宝丰县驿站里。
张廷豫和数十位读书人此后许多年都无法忘记这一幕。
在此之前他们坚信勤能补拙。
可今日见山河之隔荧光对皓月才知有人生来便站在云端俯瞰这天下庸才!
用人话来说就是:这把高端局他们完全参与不进去啊!
崔岘的十个答案回复完了。
除了那位苏师兄其余全场所有读书人早已呆滞。
唯有苏师兄那句‘没有异议’不停在正堂里回荡。
而后更令众人颤栗的一幕来了!
便见那贾邵扬了扬眉姿态竟比苏师兄更加肆意张扬:“你没有异议?我有。你先前引用崔岘那篇《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的回答是错的。”
“当然错的并非崔岘而是你。”
“因为你引用了《毛诗序》而《毛诗序》这本书错漏百出满纸荒唐!”
哗!
听闻此话全场所有人都被震的有些站不稳。
唯有苏师兄眼睛骤然亮起来!
此刻崔岘敢肯定这人绝对有大才!
这个苏师兄恃才傲物又不知为何唯独对‘崔岘’格外推崇。
他告知众人‘关雎’的答案出自崔岘那篇八股文其实是因为苏师兄本人喜欢这篇八股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